本报雷山讯 (通讯员 潘盛鹏 姜绍幸)“在院子里种菜养鸡还能赚钱,方便又省心。”近日,贵州省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村民文玉珍在自家庭院里售卖种植的新鲜蔬菜,深受游客喜爱。
这得益于去年以来,雷山县结合县情实际,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村民利用庭院空地,建立小作坊、小产地、小花园、小养殖园等,大力发展特色庭院经济,让农村“方寸闲地”变身“增收宝地”。
结合“乡村庭院美化行动”,在实现乡村庭院“洁化、序化、绿化、美化”的基础上,根据村民发展意愿、个人特长、庭院优势等因素,一户一策确定发展方向和内容。按照“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养则养”原则,由村党支部牵头,采取村“两委”干部和致富带头人提前做、党员带头做、村民协同做的方式,动员村民盘活利用好自家庭院资源,种植韭菜、豌豆等时令蔬菜,或养殖鸡鸭鹅等家禽,推动庭院“小经济”成为增收致富“大产业”。探索“美丽庭院+积分制”模式,将“庭院经济”纳入积分制管理,根据村民参与度、庭院经济发展情况、增收情况等进行积分,并赋予相应奖励,激发村民自发参与的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已完成南猛村、猫猫河村、龙塘村等示范点打造工作,带动609户农户参与庭院经济发展,户均增收1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