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采购

发产品

  • 发布供应
  • 管理供应

肇庆市科技特派员成为农民致富好帮手 “特派员”专治农业“疑难杂症”

   2023-04-07 肇庆西江网3020
导读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去年,我市组建了肇庆学院、市农科所、市林科所、市水科所共4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汇聚137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了47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一对一”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授人以渔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去年,我市组建了肇庆学院、市农科所、市林科所、市水科所共4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汇聚137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了47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一对一”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授人以渔,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1

吉前华  柑橘团队精准“送技”

“吉教授,请快来,这里柑橘果树出现了褐斑病,需要技术支援。”4月4日早上,盖上电话,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站站长、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吉前华教授冒着绵绵春雨,驱车赶往果园。

不局限于常态化的技术指导,在柑橘种植全产业链中的各个重要节点,“合力出拳,精准送技”是吉前华团队的兴农模式。

“以指导碧桂园农业德庆公司贡柑产业园建设为例,从建园规划,土壤改良,无病毒苗木管控,生态隔离,精准施肥,草害防控等方面,我们团队都持续跟踪和服务。”吉前华回忆,去年产业园里的果树曾暴发褐斑病,出现落叶落果的情况。很快,团队对接了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专家,现场“会诊”,围绕当前病虫害防治、后续整型修剪等问题,出具了系统化的“良方”,实现贡柑产业园可持续发展。

但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散户果农和各村的需求却与上述企业迥然不同。要契合小果园低成本、高产量的种植模式,尤其考究农技服务是否“接地气”。

“从苗木定植、土壤改良和柑橘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我们集成了现代化和轻简化的技术,建立了适宜各村小面积实施的柑橘复种低配版技术。”吉前华认为,科技特派员把科学技术送给果农,果农的难题又变相提升了特派员的理论水平,两者相长,共同进步。

2

黄益强  助农打造优质稻基地

从2018年开始,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黄益强便添了一重身份——农技特派员。过去五年间,他主攻水稻技术推广。

去年,原本以分散式小农经济为典型的封开长安镇,面对规模化、产业化、组识化程度不高的局面,当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找到了黄益强,希望发展水稻种植业。到农田里走了一圈,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和农户种植习惯后,黄益强着手在长安镇宝山村和今宝村种植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如何让经验老道的农户信服自己?黄益强决定“用行动去证明”。

在水稻生产的关键时期,病虫害防治最能见真章。黄益强在试验田周边设置了虫害诱捕器,一旦虫害达到防治指标,立即启动飞防措施,实现了绿色监测防控。而这一举措,有效防治因钻心虫而造成水稻枯心、枯鞘、半枯穗、白穗和虫伤株等风险,确保水稻丰产稳产。不止于此,黄益强还结合优质稻的生长特性和植株结构,尤其注重下肥时间,控制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减少因台风天而出现的水稻倒伏情况。

“宝山村和今宝村两个示范基地的优质水稻早晚造都取得了丰产,当地村民相当满意。”黄益强介绍,接下来,将以打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为目标,通过工厂化育秧、机插、飞防、机械化除草等配套技术,降低劳动成本,增加亩产,不断提升水稻种植经济效益。

3

陈水莲  提升技术推广林下经济

去年,肇庆林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揭牌成立,首批149名市级林业科技特派员入库。作为特派员之一,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水莲,主动解决林农生产难题,挖掘技术需求,推动现代林业发展。

陈水莲介绍,此前在广宁乡镇走访,发现很多村庄都种植有一定规模的油茶林,但基本都是缺乏管护、产量低的低效林。“结合当地油茶林存在问题,今年3月我在广宁坑口镇专门举办了油茶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派发了油茶宣传单,向各村农户代表讲解了油茶优良品种、种植及管理技术,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和科学管理意识。”

“很多经济林都需要果园式精细管理才能达到最大效益,比如在施肥环节,每年追哪种肥、追多少肥、什么季节追肥,都离不开科学依据。但很多林农在种植之后,随意追肥一两年后就停止管护,等着丰产或者最终砍伐,最后导致得不偿失。”为此,陈水莲依托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深入肇庆各县(区)乡镇,举办了红锥、黑木相思、肉桂、灵芝等林业知识讲座和栽培技术培训,从根本上“授之以渔”,提高林农生产技术。

肇庆是林业大市,林业资源面积超158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77%,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在下乡服务过程中,陈水莲也走访过灵芝、巴戟、牛大力、草珊瑚、春砂仁等多种林下种植南药,发现这些林下经济大有可为。“我鼓励林农结成林业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在闲置林地或生态林林下种植南药,多元发展、循环利用,形成立体经济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xxjttcsc.com/news/show.php?itemid=289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909938296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