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农业发展第一生产力,农村科技人才具有特殊性,肩负着我国科技兴农的重要使命。要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将科技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以科技的力量加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驱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扩大人才队伍规模,要打破农村人才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固定模式,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青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发展;深入挖掘留守群体中的可用之才进行培养,实现农村科技人才提质增量。强化人才发展要素保障,协助人才解决关心的学习培训机会、医疗社会保障及住房保障等问题,保证人才留在基层的基本条件待遇和利益诉求;充分发挥“以情怀留人才”的作用,对农村科技人才的重要地位予以充分肯定,让其感受肩负的工作责任,对于助力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义重大。为人才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提供更和谐的工作氛围,考虑人才需要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回到农村,同时避免现存的农业科技人才外流。
提升人才队伍素质。依据实际情况,增聘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出台人才支农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服务“三农”扎根农村提供基本保障,坚定返乡工作决心。通过与涉农院校联合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精准对接,“订单式”定向培养愿意为“三农”事业作出贡献的青年人。允许有能力、有意愿、有水平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兼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协助专业人才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根据不同农民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方式和内容进行针对性培训,全方位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农民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为充实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做强大的后备力量。
健全人才管理体系。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涉及职能部门较多,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将农村科技人才的工作细化,助力农业工作开展。农技机构要明确工作范围,使农技工作人员更多地关注业务工作,及时进行先进知识技术的推广,多多走向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专业指导;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人才需求调查与工作评估,充分了解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同时,制定专门绩效考核制度,将实用人才和推广人才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完善相关职称评审申报条件,注重业绩水平与实际贡献,向一线专业人才倾斜,适当推行以“技术标准、研究报告、技术方案”等视同发表论文的评审方式,鼓励人才“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